首页 体育 房产 食品 文旅 亲子 健康 酒店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商业 科技 新闻 财经 智能 教育 游戏

PTK7靶点再蒙阴影,艾伯维、辉瑞接连退出,礼来、科伦博泰接棒攻坚

2025-09-18 医药经济报HaiPress

丹麦制药巨头Genmab斥资18亿美元押注的“核心资产”骤然搁浅,ADC赛道的GEN1107黯然退场。

近日,全球临床试验收录网站clinicaltrials显示,Genmab已终止GEN1107(PRO-1107)用于实体瘤的一项I/II期研究(NCT06171789),原因是“因为其总体获益-风险特征不再支持继续研发。”


据悉,Genmab斥资18亿美元,于2024年5月收购了普方生物,GEN1107是Genmab通过收购获得的3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之一。


值得关注的是,GEN1107还深陷法律纠纷漩涡。今年3月,艾伯维对Genmab提起诉讼,指控普方生物利用其前科学家掌握的专有信息开发ADC药物,此番临床折戟也为这场知识产权纠纷增添了新的讨论点和猜测空间。

在ADC领域,PTK7靶点备受礼来、科伦博泰、Day One生物制药等的关注。

但PTK7靶向药大多处于早期阶段,且辉瑞和艾伯维已研发终止的先例。随着GEN1107的开发终止,该靶点的未来发展前景更添不确定性。

核心ADC项目遭终止 艾伯维狙击“命中”?

GEN1107拟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,包括卵巢癌、子宫内膜癌和尿路上皮癌。此前,GEN1107与艾伯维/辉瑞的Cofetuzumab pelidotin临床前头对头研究数据显示,该药在抗肿瘤活性和耐受性上优于Cofetuzumab pelidotin,并且还具有旁观者效应。

然而,基于“总体获益-风险特征不再支持继续研发”临床评估结果,Genmab已决定终止GEN1107用于实体瘤的I/II期研究(NCT06171789),这一决定凸显出从临床前研究成功过渡到临床阶段的挑战,也为PTK7靶点药物的开发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。

回看Genmab收购普方生物的交易,除了GEN1107外,最核心的ADC资产是一款以叶酸受体α(FRα)为靶点的候选药物Rina-S,该药已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,目前正处于卵巢癌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。

对于Genmab来说,Rina-S的销售峰值也预计超过20亿美元,可以算是近两年的重中之重。GEN1107的失败使得Rina-S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。

然而,Rina-S也陷入法律诉讼。2025年3月,Genmab发布公告表示,艾伯维在美国华盛顿西区地方法院(西雅图)对Genmab、普方生物美国分部公司、普方生物苏州研发创新中心及艾伯维前员工提起诉讼,指控盗用其商业秘密。

艾伯维声称,被告旗下在研ADC药物Rina-S及其他普方生物的ADC管线产品,未经授权使用了一项旨在增强ADC亲水性的基于二糖的连接技术。

有分析认为,艾伯维发起诉讼的可能动机之一,是出于对Rina-S未来上市后可能对其现有产品Elahere构成竞争威胁的担忧。Elahere是艾伯维在2024年3月获美国FDA完全批准,用于治疗叶酸受体α(FRα)阳性、铂类耐药的上皮性卵巢癌、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ADC药物。

作为首款在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上显示带来总生存期(OS)改善的疗法,Elahere在2024年实现收入4.79亿美元,在艾伯维全年总收入中仅占比0.85%。而Rina-S与Elahere靶点相同,存在直接竞争关系。因此才通过这种方式拖延其上市进度。

ADC领域已成为近年来制药行业最热门的赛道之一,众多药企通过并购或合作进入该领域。艾伯维发起诉讼不仅反映了商业机密保护在行业竞争中的重要性,也凸显了ADC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商业价值。

PTK7靶点前途未卜 ADC领域“高风险赌局”?

PTK7被认为是肿瘤药研发的潜力靶点,最初在结肠癌细胞中被发现,是一种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(RPTK)样分子,是催化缺陷的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的成员,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呈现显著上调的态势。然而,PTK7靶点的研发之路却并非坦途,而是布满了重重未知与挑战。

在GEN1107临床终止之前,辉瑞与艾伯维也有过类似的折戟经历。Cofetuzumab Pelidotin是一款靶向PTK7的ADC药物,最初由Stemcentrx研发,该公司与辉瑞在2015年达成合作开发,该药物命名为PF-06647020。2016年,艾伯维豪掷58亿美元收购了Stemcentrx,这一举动在当时被视为对PTK7靶点潜力的高度认可。

然而,希望的曙光并未如预期般闪耀。辉瑞和艾伯维于2020年2月开启了临床Ib期试验,评估其在表达PTK7的复发性NSCLC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。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,患者的客观缓解率(ORR)较低(19.6%)。

2023年8月,Cofetuzumab Pelidotin的管线从艾伯维的官网上悄然消失。同年10月,辉瑞也正式宣布终止该药物的后续开发。Cofetuzumab Pelidotin,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ADC药物,最终成了一枚弃子。

如今,随着Genmab的GEN1107也因“收益风险状况不佳”而终止开发,PTK7靶点的成药性再次受到关注。

目前,全球范围内仍有不少企业在这一领域布局,国内生物科技公司在全球PTK7ADC研发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。其中科伦博泰的SKB518进展最快,已启动II期临床。礼来作为新入局的跨国大药企,其PTK7ADC药物LY4175408也已于2025年7月登记了I期临床试验,探索用于非小细胞肺癌、肺癌、子宫内膜癌以及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。

全球部分在研PTK7靶向药



PTK7作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力靶点,其研发征程仍处于探索阶段。目前,多数PTK7靶向药物尚处于早期研究,且已有项目因疗效或安全性等问题终止研发,为该靶点的成药性带来更多不确定性。尽管前路挑战重重,PTK7的未来仍取决于未来一至两年内更多临床数据的披露,届时或可为其能否成功“破茧”提供明确答案。

(责任编辑:zx0600)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