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18 IDOPRESS
近日,南京持续高温,南京市第一医院每天都会接诊2—3名热射病(中暑)患者。7月7日晚上,该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了一位在家因中暑晕倒的86岁老人李大爷。
李大爷和儿子一起居住,儿子平时叮嘱他要开空调,不要心疼电费。7月7日是周一,李大爷的儿子正常去上班,老人独自在家。下午快4点时,李大爷突然晕倒在地。所幸儿子通过家中监控及时发现异常,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。120急救人员迅速将李大爷送往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,经诊断,李大爷是热射病,经过紧急救治,李大爷转危为安。
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刘晓东提醒,近期南京气温居高不下,最高温度超过35℃是常态,局部地区体感温度甚至更高,气象台已经发布高温黄色预警。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,人体散热困难,中暑风险显著增加。尤其是老人、儿童、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,身体对高温的调节能力较弱,更易成为中暑的“受害者”。特别是老年人对温度的敏感度会下降,有时候已经很热了,自己却没感觉,等到出现头晕、心慌时,往往已经比较严重。更危险的是,老年人大多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病,高温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,中暑后更容易引发并发症。
一定要告诉家中老人,高温天开空调不是“浪费”,而是“保命”。前文提到的李大爷儿子回家后发现,虽然李大爷开了空调,但当天家中的空调出故障“罢工”了,而李大爷因为对温度不敏感,没能觉察到家中空调异常情况,最后导致自己在家中暑。
中暑并非突然发生,而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,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。先兆中暑时,身体开始发出警报,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口渴、多汗、四肢无力发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症状,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。若能在此时及时察觉,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,补充水分和盐分,症状通常可得到缓解。轻症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,体温升高至38℃以上,伴有面色潮红、大量出汗、皮肤灼热,或出现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增快等表现。此时,需立即采取降温措施,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重症中暑是最严重的阶段,包括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。热痉挛是高温下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紊乱,引发肌肉疼痛或抽搐,体温一般正常。热衰竭是体液和盐分严重缺失,出现头晕、恶心、虚弱等症状,体温可能轻度升高(一般<40℃)。热射病则是体温调节系统完全失效,体温超过40℃,伴随意识障碍,属于医学急症,需立即抢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