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17 HaiPress
最近,国考年龄放宽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,公务员招录年龄上限由往年的35周岁调整为38周岁,对应届硕士、博士研究生,则放宽到43周岁以下。
消息一出,热议不断。有网友表示“珍惜国家给机会”,有人认为这是“开了个好头,回应了社会关切”,还有人鼓励自己“35岁,是职场的‘门’,不是人生的‘槛’”。
此前,全国范围内考公、考编年龄线多集中在35周岁。尽管年龄并不是衡量职场能力的标准,但它确实将许多有志于公共服务的人挡在门外,成为难以突破的硬性限制。
放眼整个就业市场,“35岁焦虑”困扰着许多职场人。一些企业只招35岁以下职员,甚至对35岁以上员工进行淘汰,这让很多求职或在职者倍感压力。可以说,职场人苦“唯年龄论”久矣。
去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保障平等就业权利,消除地域、身份、性别、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,畅通社会流动渠道。四川、上海、江苏等多地也放宽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聘中的年龄限制。
这回国考在更广泛意义上拆除“35岁门槛”,是对人才招录机制的一次革新。根据公告,2026年国考共计划招录3.81万人。作为人才选用的风向标,其影响范围远不止于此。企事业单位可参照国考标准,安心放宽招录人员年龄限制,让人岗适配、能者上。不同年龄段求职者有望各自发挥优势,形成更开放包容的职场文化。
10-17
10-17
10-17
10-17
10-17
10-17
10-17
10-17
10-17
10-17